
協會動態
來源:本站 | 發布日期: 2022-12-16 09:03:36 | 瀏覽量:616771
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:“堅定不移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,走產出高效、產品安全、資源節約、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”。而要探索一條中國式現代化的農業發展路徑,從農產品的烘干環節發力,無疑是打通農業生產最后一公里的關鍵和核心。
中國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,不僅擁有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,更以世界9%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世界近20%的人口。但與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。基于此背景,在農業現代化領域的自主創新,無疑成為國家、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。
面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大勢,在農業領域如何實現自主創新,除了原料、加工、生產、銷售等各個常規環節外,農業烘干領域的創新也對行業發展質量、發展安全起到關鍵性意義。
“2015年起,我們扎根農產品烘干行業,勇闖農用烘干領域的創新無人區,一步一個腳印地弄清弄透農產品烘干領域的痛點、難點、堵點,突出節能降耗、提質增效的技術特點,采取廣泛開展實地調研、電話回訪、現場培訓、技術指導、設備維護等方式,既保證了設備正常使用與發揮更大效益,又指導了農業提高烘干機的使用效率和效益,還不斷提升著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。”何光贊如是說。
奮進:在技術創新中不斷自強
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沉淀,“潔能造”烘干機憑借其節能、環保等突出優勢,受到了眾多采購商的追捧。而如何推動技術的持續升級,保持行業競爭力,也一直都是潔能發展思考的頭號課題。
科技是第一生產力,創新是第一動力。要在農業高質量發展中育先機、開新局,四川潔能深知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,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。
“自創立起,四川潔能始終堅持公眾平臺經營思想,一方面廣泛吸納技術人才,在利益分配上向技術型員工傾斜,不斷提升著技術創新能力。同時,更將總營收的5%~7%作為研發資金投入,緊扣當前需求,發現顯性需求,挖掘潛在需求,不斷提升技術儲備能力。”何光贊鏗鏘有力地說。
“作為一家民營企業,我們始終將自主創新做為自身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門,以技術創新立身。在緊跟市場需求中,四川潔能從農產品加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、食品安全問題以及生產成本問題入手,始終堅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自主創新。事實證明,這條路是正確的。”
據何光贊介紹,潔能的創新,從花椒烘干上便可以管窺一二。近年來,隨著花椒栽植規模和產量的不斷擴大和增加,市場競爭日趨激烈,加之花椒采摘之后還面臨著晾曬烘干的問題。傳統土炕烘干方式,費時費力、質量極不穩定;如遇雨天,不能及時采收加工不僅會直接影響當年效益,還會導致來年減產,這種情況一直是廣大椒農最現實的難題。
為緩解花椒集中上市銷售困難和花椒采后加工等困擾椒農的難題,潔能新時代系列自動化花椒加工生產線由自動化花椒脈動烘干機、花椒脫把分選機、臥式CCD花椒色選機和花椒自動傳輸帶(進出料銜接)系統組成,一改傳統的采摘方式,以剪代采,不僅提升了10倍的采摘效率,更實現花椒加工全過程不落地流水作業,是目前花椒加工先進的生產線,深受客戶和消費者歡迎。
近年來,四川潔能先后與四川省林科院、中科院成都生物所、四川大學、成都大學、四川農大、西華大學等眾多科研院所或其專家達成深度合作關系,并在農產品烘干技術專家何光贊、林仁斌領銜下,其技術團隊依托先進的工藝實驗室和長期的實踐積累,實現了備案300多種物料的加工工藝,建立了完備的農林產品干燥工藝數據庫。
新局:以更高水平科技創新推動鄉村振興
從箱段擴展式烘干機及先進的工藝,帶來行業顛覆性的創新;到智能農機運用,助力新疆阿克蘇地區核桃每公斤增價5元以上,并有效解決水污染問題;再到水煮、速凍、烘干、即食等于一體的貴州桐梓縣方竹筍精深加工生產線,不僅加快了方竹筍產業化生產效率,又為當地百姓致富增收裝上了全新引擎……
“近年來,我們緊扣農業、林業,必然與鄉村振興共振同頻,在設備設計上,以技術創新既能為農業降耗增效,又能為農產品增價保值,其意義自然不言而喻。同時,我們也致力于為客戶創造出更大的價值,只有通過優質的技術服務,讓經營主體能產生更大的效益,才能帶動農民增收,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到鄉村,留在鄉村,推動鄉村振興。”何光贊一語中的道出了潔能推動鄉村振興的直接路徑。
當前,一個傳統農業大國正闊步邁向農業強國,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,也是新時代新征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攻方向,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任務。
何光贊表示,在未來,四川潔能將竭力做好主打產品,將以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,打造出更好用的烘干機。同時,也將擴大烘干機的適用場景,讓烘干機應用場景更多和應用范圍更廣、適用時間更長、穩定性更好,能耗成本更小。
“我們正致力于爭做農產品加工工藝與裝備先進的供應商,立志成為受人尊重的科技型企業。在未來,我們還將持續增強關鍵技術、產業瓶頸技術的創新能力,推動移動式烘干機走向田間地頭,助力農產品及時高效歸倉,為農產品興旺發達、鄉村振興貢獻潔能力量。”(張慧)